
P產品分類RODUCT CATEGORY
環保制冷劑應用:全面采用 R404A、R23 等符合歐盟《蒙特利爾議定書》的環保制冷劑,替代傳統高 GWP(變暖潛能值)制冷劑,相比傳統制冷劑,溫室效應降低 60% 以上,且無臭氧層破壞風險;
雙級壓縮制冷技術:針對低溫試驗箱(-60℃至 - 80℃),研發雙級壓縮制冷系統,配合高效換熱器,制冷能耗較行業常規設備降低 25%-30%,以 HT-S100L 高低溫試驗箱為例,連續運行 24 小時可節省電能 8-10 度;
智能變頻控制:在 HT-M 系列濕熱試驗箱中植入變頻壓縮機,根據試驗負荷自動調節運行功率,避免傳統定頻壓縮機 “滿負荷運行" 的能源浪費,待機能耗降低至 5W 以下(遠低于行業 15W 的平均水平)。
納米涂層加熱管:研發納米陶瓷涂層加熱管,熱轉化率提升至 95% 以上(傳統加熱管熱轉化率約 80%),且加熱過程中無有害物質釋放,使用壽命延長至 5000 小時以上(傳統加熱管約 3000 小時);
多層保溫結構:試驗箱內膽與外殼之間采用 “聚氨酯發泡 + 真空層" 雙重保溫設計,導熱系數低至 0.02W/(m?K),較單一保溫層減少 40% 的熱量流失,在高溫試驗(150℃)時,箱外表面溫度控制在 40℃以下,避免熱能外泄造成的能源浪費。
設備內置冷凝水回收裝置,將試驗過程中產生的冷凝水過濾、凈化后重新用于加濕,實現水資源循環利用率達 80% 以上,一臺 HT-H225L 濕熱試驗箱每年可減少自來水消耗約 5000 升;
采用超聲波加濕技術替代傳統電極加濕,避免電極結垢導致的水資源浪費與設備故障,加濕效率提升 30%,且無水垢清理需求,減少化學除垢劑的使用。

無溶劑涂裝工藝:設備外殼涂裝采用無溶劑粉末涂料,替代傳統溶劑型油漆,揮發性有機化合物(VOCs)排放量降低至 10mg/m3 以下(遠低于國家 30mg/m3 的限值標準),且涂料利用率達 95% 以上(傳統噴涂利用率約 60%);
精益化生產減廢:引入自動化組裝生產線,減少零部件加工過程中的材料浪費,金屬廢料回收率提升至 90%,塑料邊角料通過粉碎再生重新用于配件生產,年減少固廢產生量約 20 噸;
能源清潔化:工廠屋頂鋪設 1000㎡光伏發電系統,年發電量約 15 萬度,占生產用電的 15%,剩余電力接入電網,實現 “自發自用、余電上網",每年減少碳排放約 80 噸。
優先選擇本地供應商,減少零部件運輸過程中的碳排放,平均運輸距離縮短至 300 公里以內,較遠距離采購減少碳排放量約 30%;
與制冷劑供應商合作建立 “回收 - 再生" 體系,設備報廢后由專業團隊回收制冷劑,再生利用率達 90%,避免制冷劑泄漏造成的環境污染。
為用戶提供設備能耗檢測服務,通過數據分析識別能耗偏高的原因(如防塵網堵塞、制冷劑不足),并提供針對性優化方案,平均可幫助用戶降低 10%-15% 的運行能耗;
定期開展環保運維培訓,指導用戶正確回收冷凝水、更換環保制冷劑,避免因操作不當造成的能源浪費與環境污染。
推出 “舊設備回收計劃",對達到使用年限的試驗箱進行專業拆解,分類回收金屬、塑料、制冷劑等物資,其中可回收材料利用率達 85% 以上,有毒有害物資(如廢電池、廢制冷劑)100% 交由有資質機構處理;
對性能尚可的舊設備進行翻新改造,更換核心環保部件后作為 “二手環保設備" 重新投入市場,延長設備生命周期,減少資源消耗。